2025年CMA考试课程
CMA考试资讯
CMA考试报名费用需要多少?
  • 之前小编看到有朋友问说想要了解一下CMA考试报名费用的问题,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如果有想要了解CMA考试相关问题的朋友,下面的内容不要错过哦!一、费用构成明细(2025年)费用项目在职考生学生考生教师考生会员年费(含注册费)$295(约¥2,156)$49(约¥358)$160(约¥1,170)准入费(3年有效)$300(约¥2,193)$225(约¥1,645)$225(约¥1,645)单科考试费$495/科 × 2科$370/科 × 2科$370/科 × 2科税前总计$1,585(约¥11,599)$1,014(约¥7,420)$1,125(约¥8,233)实际支付(含6%增值税)$1,680.10(约¥12,279)$1,074.84(约¥7,857)$1,192.50(约¥8,718)汇率说明:按1美元≈7.31元人民币估算,实际支付以缴费当日汇率为准二、附加费用明细(常见雷区)费用类型金额说明补考费$495/科(在职)或$370/科(学生)挂科后重考需重新支付单科考试费,准入费有效期内无需重复缴纳考位变更费中文考试$50/次,英文考试$25/次预约截止后改期收取证书快递费$15(约¥110)通过后寄送纸质证书费用(电子版免费)退考费不可退还注册成功30天后考试费不可退三、考生类型定义与验证要求1. 在职考生标准费用,无任何优惠需每年续缴会员年费维持资格2. 学生考生(优惠比较大)资格条件:必须是教育部认可的全日制在读学生(大专、本科、研究生)验证要求:每年需重新提交在读证明,毕业后自动转为在职身份,需及时更新会员类型省钱幅度:比在职考生节省约40%费用(¥4,200+)3. 教师考生资格条件:需提供高校在职证明优惠幅度:介于在职与学生之间四、2025年官方优惠活动(限期内有效)1. 首次报考75折优惠优惠码:JFEXAM25有效期:2025年1月3日 - 2月14日优惠力度:单科考试费直降25%(在职考生单科省$124)2. 两科联报7折优惠优惠码:JFEXAM30有效期:2025年1月3日 - 2月14日优惠力度:总费用再降$297(在职考生两科$693→$485)隐藏技巧:学生/教师考生叠加优惠后,两科最低仅需 ¥5,2003. 自动续费优惠注册时勾选"自动续费"可免次年$15手续费五、缴费流程与关键提醒缴费步骤:登录IMA中文官网:www.imachina.org.cn选择考生类型:在职/学生/教师确认报考科目:可单科或双科联报输入优惠码:在支付页面输入优惠码(如有)支付费用:支持双币信用卡(Visa/MasterCard)、支付宝(自动按实时汇率扣人民币)保存授权信:支付成功后邮箱收到85开头的考试授权码,务必妥善保管关键提醒:支付截止时间:必须在考位预约截止日期前完成全部费用支付,否则报名无效发票获取:缴费后登录IMA账号→"订单历史"下载带公章的电子Invoice(PDF格式)学历认证:学生考生需提前准备学信网认证报告,海外学历需公证六、一句话总结2025年CMA考试报名费用在职考生约¥12,279,学生考生约¥7,857(均含6%增值税)。学生身份可节省40%费用,叠加限时优惠码(1-2月)后最低仅需 ¥5,200 两科。务必在考位预约截止前完成支付,并保存好考试授权信
  • 2025-11-12

    CMA考试考误区有哪些?
  • 想要在整个CMA考试备考过程可以更加有效率的进行,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就要留意一些备考误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CMA考试备考过程中需要我们主要的备考误区,下面来跟着小编先来了解一下吧!一、时间规划类误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误区1:低估考试难度,准备时间不足错误做法:认为CMA仅两科,比CPA简单,"考前2-3个月突击即可",结果因知识覆盖面广、应用性强导致复习不完实际危害:CMA难度略高于中级会计,简答题需逻辑表述,突击无法掌握案例分析能力正确策略:零基础预留10-12个月,财会背景至少8-10个月,每日保证2-3小时系统学习误区2:盲目追求学习进度,忽视质量错误做法:前期拖沓,中后期为赶进度牺牲理解,导致"学过但不会做题"实际危害:进度过快降低质量,过慢则浪费时间,最终都可能因基础不扎实而失利正确策略:制定分阶段计划(基础→强化→冲刺),以3周为一个模块设定小目标,定期回顾调整误区3:忽视模拟考试与时间管理错误做法:平时练习不限时,考试时100道选择题耗时过长,导致25分的简答题来不及写完实际危害:CMA考试时间紧张,选择题应在2.5小时内完成,留给简答题至少1小时正确策略:考前至少进行3次全真模考,严格按"选择题1.5分钟/题,简答题25-30分钟/道"训练二、学习方法类误区: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误区4:过度依赖刷题,忽视知识体系构建错误做法:"题海战术"至上,不系统学习教材,知识碎片化,无法应对灵活变形题实际危害:CMA考题灵活,缺乏框架支撑则无法举一反三,案例分析必失分正确策略:先听课/精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如成本管理流程图),再针对性刷题,错题需回归教材找原理误区5:死记硬背,忽视理解应用错误做法:机械背诵公式和概念,不理解背后逻辑,遇到案例题无法灵活运用实际危害:CMA注重"管理会计思维",纯记忆无法解决"企业成本过高如何改进"等综合问题正确策略:结合真实工作场景理解知识点(如用作业成本法分析车间成本),建立"工具→场景→决策"的思维链误区6:偏科或割裂科目联系错误做法:P1和P2孤立学习,忽视内容交叉(如P1成本管理与P2投资决策联动)实际危害:综合案例题常跨科目考查,割裂学习导致无法形成完整解题思路正确策略:后期复习时跨科目串联知识点,如用P1本量利分析支撑P2产品定价决策三、题型训练类误区:失分重灾区误区7:忽视简答题(Essay)练习错误做法:只刷选择题,考前1-2周才突击简答题模板实际危害:简答题占25%分值,需用专业术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严格,零基础写作必丢分正确策略:每周练习1-2道官方样题,掌握"定义→公式→计算→结论"四段式结构,背诵平衡计分卡、COSO框架等高频术语误区8:错题不复盘,反复踩同一陷阱错误做法:只关注刷题量(追求2000+题),不分析错题原因,导致同类错误重复出现实际危害:无效刷题浪费50%时间,薄弱点始终未补强正确策略:建立分类错题本(计算错误/概念混淆/审题不清),采用"3遍法则"(错题至少重做3遍)四、资料使用类误区:信息差=失分误区9:忽略考纲变化,使用过时资料错误做法:沿用旧版教材或盗版资料,未关注2025年考纲调整,遗漏科技与分析、ESG、区块链等新增考点实际危害:2025年P1新增 "数据治理规范、RPA流程自动化" 等内容,旧资料无法覆盖正确策略:务必使用IMA官网最新版考纲和教材,对比机构发布的考点变动解读误区10:不熟悉机考系统,考前未模拟错误做法:未提前适应机考界面,考试时操作卡顿,浪费5-10分钟实际危害:CMA为全程机考,公式输入、标记功能、时间提醒均需熟练操作正确策略:考前至少用普尔文官方模拟系统进行3次全真模拟,练习快速定位题干关键信息五、心态与健康管理类误区误区11:心态焦虑,过度熬夜错误做法:压力过大导致失眠、情绪不稳定,学习效率反而降低实际危害:CMA备考周期长达8-12个月,持续高压易引发中途放弃正确策略:每天保留30分钟运动或休息,保证7小时睡眠,化压力为动力六、2025年新增特别提醒误区12:忽视"科技与分析"模块的性价比错误做法:在RPA、Power Query等技术内容上投入超过20%的时间,钻研操作细节实际危害:该模块仅占15%且只考概念,过度投入会挤压成本管理、决策分析等高分模块正确策略:快速浏览官方10页补充材料,背诵RPA适用场景、数据治理三原则即可,时间控制在总复习的10%以内误区13:未关注语言选择对通过率的影响错误做法:英语基础薄弱却强行选择英文考试,导致阅读速度慢、简答题表达不清实际数据:中文考试通过率约80%,英文约55%,非英语母语者建议优先中文正确策略:中文考试证书效力与英文完全一致,合理选择语言可提升25%通过率七、误区自查表:你的备考健康度误区类型自查项风险等级整改措施时间规划是否留有≥8个月备考期?高立即调整计划,优先报考单科学习方法是否建立完整知识框架?高暂停刷题,用1周时间梳理思维导图题型训练每周是否练习≥1道简答题?极高下载官方样题,每周手写2道资料使用教材是否为2025年新版?中登录IMA官网核对考纲模拟考试是否完成≥3次限时模考?高立即预约模考系统,每周1套总结CMA备考误区的本质是 "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2025年考生需特别警惕轻简答、重刷题、过时资料三大致命误区。科学备考的核心是:体系化学习+针对性刷题+常态化模考+健康心态。避开上述误区,系统备考者通过率可达70%以上
  • 2025-11-12

    CMA考试备考重点内容有哪些?
  • 不管是备考任何考试,都有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当然CMA考试也不例外,小编整理了一些在备考CMA考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下面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一、总体备考策略:权重导向根据IMA官方考纲,两科均包含100道选择题(75%)+2道情境题(25%),总分500分,360分及格。备考时间分配应严格遵循权重: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成本管理(20%) 和**绩效管理(20%)是计算题重灾区,必须投入40%**的复习时间P2《战略财务管理》:决策分析(25%) 是绝对核心,直接决定能否通过,需单列**30%**的时间攻坚高频考点公式必须默写3遍以上,如本量利分析、WACC、NPV等,这些是情境题的得分骨架。二、P1科目备考重点(按权重排序)1. 绩效管理(20%)——情境题第一大户核心考点: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差异)、平衡计分卡(BSC)四维度设计、责任中心绩效报告(ROI/RI计算)备考技巧:必须掌握 "价格差异+效率差异" 的完整计算链条,2025年真题常考"实际成本超预算10%的原因分析",需从量差和价差双向拆解案例训练:制造业案例题占比超60%,建议刷3-5套汽车/电子行业成本差异真题2. 规划、预算与预测(20%)——框架性最强核心考点:滚动预算编制、零基预算 vs 增量预算选择、定量预测技术(回归分析、学习曲线)、预算松弛识别备考技巧:重点理解预算编制逻辑链——从战略目标→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现金预算,任何环节断裂都会导致情境题失分新增热点:2025年考纲新增数字化预算系统应用场景,需了解ERP如何自动汇总部门预算3. 成本管理(15%)——计算题密集区核心考点:作业成本法(ABC)成本分摊、生命周期成本法、联合成本分配、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备考技巧:ABC法是必考大题,必须熟练计算"作业动因率→成本分摊",2025年真题考过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成本分摊逻辑时间投入:建议手算3遍典型ABC案例,确保考试2分钟内完成计算4. 科技与分析(15%)——2025年权重飙升核心考点:财务机器人(RPA)流程自动化、数据治理规范、Excel Power Query数据清洗、可视化仪表盘(Tableau/Power BI)应用备考技巧:这是性价比最低但必考的模块,仅考概念理解不考操作。背诵RPA适用场景(如发票自动审核)和数据分析三步骤即可时间分配:投入**不超过10%**的总时间,快速浏览官方10页补充材料5. 内部控制(15%)——定性题集中区核心考点:COSO框架五要素、SOX法案404条款、IT系统权限管控、采购流程防舞弊措施备考技巧:情境题常考"设计采购流程内控",答案需包含**"职责分离+授权审批+系统留痕"**三要素,背诵模板可快速得分6. 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基础但不可失分核心考点:GAAP vs IFRS差异(收入确认、租赁)、资产负债表项目计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租赁负债确认备考技巧:中美准则差异点需对比记忆,2025年可能考"IFRS 16租赁准则下如何判断租赁是否入表"三、P2科目备考重点(按权重排序)1. 决策分析(25%)——P2通关生命线核心考点:本量利分析(CVP)多场景应用、边际贡献定价、产品线盈利能力分析、特殊订单决策备考技巧:必须掌握 "盈亏平衡点+目标利润+安全边际" 三公式联动,情境题常考"是否接受低于成本的特殊订单",需从边际贡献角度而非总成本判断公式卡:制作20个核心公式卡片,每天通勤时背诵2. 财务报表分析(20%)——比率分析是核心核心考点:杜邦分析体系(ROE拆解)、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杠杆比率、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备考技巧:杜邦分析是必考大题,需熟练写出"ROE=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并能逐层分析业绩驱动因素3. 公司财务(20%)——融资决策是难点核心考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资本结构优化(MM理论)、股利政策选择、营运资本管理备考技巧:WACC计算需分四步——确定债务成本→确定权益成本(CAPM)→确定权重→计算税盾,任何一步出错都会导致结果偏差4. 职业道德(15%)——送分但易失分核心考点:IMA职业道德声明四大标准(能力、保密、正直、可信)、舞弊三角理论、利益冲突识别备考技巧: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模块,占15%但只需记忆。务必熟背IMA官方案例库(约20个经典案例),情境题直接套用模板5. 投资决策(10%)——计算题套路固定核心考点:净现值(NPV)、内部报酬率(IRR)、回收期、盈利指数备考技巧:NPV计算是送分题,必须熟练运用BA II+计算器的CF功能,确保2分钟内得出结果6. 风险管理(10%)——定性为主核心考点:企业风险识别矩阵(概率×影响)、汇率风险对冲(远期合约/期权)、利率风险备考技巧:重点理解风险应对四策略(规避、转移、减轻、接受),情境题常考"选择对冲工具"四、2025年新增核心考点AI审计流程:P1科技模块要求用Python分析财务数据异常(如识别虚开发票模式),但仅考概念不考代码区块链凭证验证:P2公司财务可能考跨境支付中的智能合约审计案例ESG评估体系:P2公司财务需掌握ESG因素如何影响资本成本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P1成本管理新增考点,结合自动化成本分摊五、备考技巧与避坑指南高分学员的3个秘密武器思维导图:将"预算编制→差异分析→绩效改进"做成一张逻辑图,避免知识碎片化错题本:按"计算错误/概念混淆/审题不清"分类,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情境题模板:总结**"定性→定量→建议"**三段式答题结构,确保25分钟完成一道大题3大避坑误区1:在"科技与分析"模块耗时过多(仅占15%且偏概念)误区2:忽视职业道德背诵(15%送分题,背熟即可拿满分)误区3:只做选择题,不练情境题(25%分值需单独训练答题速度)一句话总结P1抓"绩效+预算+成本"三大计算模块,P2死磕"决策分析"这一核心,两科均需熟背职业道德案例库。 2025年考生需额外关注AI与区块链概念,但不必深入技术细节。只要按权重分配时间,结合案例刷题,8-10个月通关两科完全可行。
  • 2025-11-12

    ©2009-2025 融跃会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0903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