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新手来说,CPA考试一共包括几门科目以及需要在几年内考完这些科目,往往是他们想要了解清楚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CPA考试的问题。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部分。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一共有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会计:这是整个CPA考试的基础和核心科目,其内容涵盖了财务会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复杂且重要的知识点。
审计:主要讲解的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以及审计报告的出具等内容。审计教材的语言较为晦涩难懂。
财务成本管理:侧重于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包含众多的公式和计算,如财务比率分析、资本成本的计算、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成本性态分析以及预算编制等。这门科目对考生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经济法:涉及众多的法律法规,包括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企业破产法等。
税法:主要讲解我国的税收制度,包括各个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纳税申报等内容。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涵盖了公司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专业阶段的每门科目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连续的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6门科目。例如,如果考生在第一年通过了会计科目,那么在接下来的4年内,需要通过其余5门科目,否则会计科目的成绩将失效,需要重新考试。
当考生顺利通过专业阶段的6门科目考试后,便可以进入综合阶段的考试。综合阶段考试只有1门科目,即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主要考查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试卷二则侧重于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等科目的综合运用,重点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阶段考试没有时间限制,考生只要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后,随时可以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一般来说,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在2-3年内通过专业阶段的考试,然后再准备综合阶段的考试。如果考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考,可能在2年内就能通过专业阶段考试;而对于一些在职考生或者学习时间相对较少的考生,可能需要3-5年才能完成全部考试。
CPA考试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成功拿下CPA证书,无论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等,都能凭借CPA证书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