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财会领域的从业者来说,考取注册会计师(CPA)证书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有些人在取得CPA证书后,会选择继续挑战税务师考试。那么,考完注会再考税务师是什么感觉呢?
一、考试难度的转变
(一)税务师考试难度相对较低
税务师考试的难度普遍被认为低于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涵盖的科目更多,内容更广泛且深入,对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要求更高。而税务师考试更侧重于税法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考试范围相对集中,知识点也更为具体和实用。对于已经通过CPA考试的考生来说,其扎实的财会基础和应试能力无疑为税务师考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备考过程相对轻松。
(二)备考压力明显减轻
由于税务师考试的难度和广度相对较低,考完注会再备考税务师的考生通常会感到备考压力明显减小。考生可以更加从容地安排学习时间,深入理解税务师考试的重难点,而不必像备考CPA时那样高强度地学习。这种压力的减轻有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知识体系的衔接与拓展
会计类
CPA《会计》与税务师《财务与会计》:重合度约为75%。CPA《会计》的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则在这些基础上,更侧重于财务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CPA《财务成本管理》与税务师《财务与会计》:重合度约为90%。税务师《财务与会计》中的财务管理部分与之重合度极高,但在税务师考试中,对于一些计算方法可能会有差异,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计算。
税务类
CPA《税法》与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CPA《税法》和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的重合度高达90%。税务师《税法(一)》侧重于流转税等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法(二)》侧重于所得税等税种,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涉税服务实务》则更注重实际操作,如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等。
法律类
CPA《经济法》与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重合度约为55%。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则包括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内容,与CPA《经济法》在民商法部分有重叠,但其他内容都是税务师特有的。
总之,考完注会再考税务师,考生会感受到考试难度的降低、知识体系的衔接与拓展。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考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能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开辟更广阔的前景。